大杂居小聚居元朝各民族聚居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元朝时就已基本形成

博客 旅游 2024-05-10 08:56:01 3 1

大杂居小聚居元朝各民族聚居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元朝时就已基本形成

详情

导读:

公元1271年,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元朝建立了,规模空前的政治统一局面,推动了规模空前的民族迁徙,形成了元朝境内广泛的民族杂居局面。

中国境内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元朝时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多民族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

元朝的几十个民族,大多都有一定范围的聚居区,我们下面分别介绍蒙古族、汉族、西北地区各民族、东北地区各民族、西南及南方各民族的主要聚居情况。


一、蒙古部落的组成情况以及蒙古各部落驻地范围分析

成吉思汗兼并草原各部建立蒙古国之后,原来具有不同特征的各部草原游牧民,逐步形成了共同以蒙古为名并一致使用蒙古语的蒙古民族。

1、元朝建国前的蒙古部:

元朝建国前的蒙古部,是唐代蒙兀室韦的后裔,10至11世纪由额尔古纳河西迁到斡难河(今鄂嫩河)中上游和不儿罕山( 今肯特山)驻牧。

蒙古部分成两大类,一类称为尼鲁温蒙古,大意为出身纯洁的蒙古人,包括乞颜、泰赤乌、合答斤、珊竹、那牙勤、兀鲁兀、忙兀、八邻、八鲁剌思、照列、别速惕等氏族,成吉思汗就是出身于乞颜氏族;

另一类称为迭列列斤蒙古人,意为一般的蒙古人,包括兀良合、弘吉剌、许慎、逊都思、伯牙乌、不古纳惕、别勒古纳惕等氏族。

两类蒙古部落合起来称为合木黑蒙古切蒙古人,意为“一切蒙古人”。


2、元朝建国后的蒙古部:

元朝建国之后,成吉思汗家族被称为"黄金家族",成为蒙古族的核心,其他氏族的名称也大多保留了下来。

原来驻牧在捕鱼儿海子(今贝尔湖)的塔塔尔部(辽、金时称为阻卜),

在杭海岭(今杭爱山)和斡儿寒河(今鄂尔浑河)、土兀剌河(今土拉河) 一带活动的克烈部(九姓达旦的后裔),

在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中上游的札剌儿部(原为室韦的一部),

在薛良格河的蔑儿乞部(也是室韦一一达旦的后裔),

在金山(今阿尔泰山)南北的乃蛮部(唐代黠戛斯的后裔),

在漠南阴山地区的汪古部(突厥人后裔),

以及生活在漠北森林地区的斡亦剌、八剌忽、豁里、秃麻、帖良古、森林兀良合等部,被戏称为“林木中百姓”。

这些部落在成吉思汗建国后,多数成了蒙古族的成员,但他们在自称蒙古人的同时,仍然不忘他们原来的部族,所以在史料里,我们经常能见到“蒙古札剌儿部人”、"蒙古克烈部人"、“蒙古乃蛮部人”一类的记载。


3、蒙古各部驻地:

从蒙古国建立到忽必烈改建国号(1206-1271),经过几次大的调整,蒙古各部的驻地大致确定了下来,并由此形成了蒙古族在漠北、漠南的两大聚居区。据《元史》以及其他一些史料记载:

漠北的东部地区,是成吉思汗诸弟所属各部的驻地,西部地区是成吉思汗诸子所属各部的驻地。

斡亦刺等林木中百姓的驻地变化不大,八邻、逊都思等部迁到了与林木中百姓毗邻的地区驻牧。

漠南的聚居区包括中书省北部和辽阳行省南部地区,东边是札剌儿、兀鲁兀、忙兀、亦乞列思、弘吉剌五部的驻地,

西边的阴山以北仍然是汪古部的驻地。漠北和漠南的中心区域,是忽必烈兄弟及其子孙的主要驻地。


4、蒙古人的整体形态:

从元代文献记载和留下来的元人画卷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蒙古人的外形特征。据《蒙鞑备录》记载:蒙古人多中等身材,

“大抵鞑人身不甚长,最长不过五尺二三,亦无肥厚。其面横阔而上下促,有颧骨,眼无上纹,发须绝少”。


据《出使蒙古记》记载:西方的欧洲人是这样描述蒙古人的:

“他们两眼之间和两个颧骨之间较其他民族为宽。他们的面颊也相当凸出在他们的嘴上面;他们有一个扁平且小的鼻子,他们的眼睛是小的,他们的眼皮向上朝向眉毛。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腰部是细的,但也有少数例外。他们的身高几乎都是中等。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人长胡子,虽然这些人在上唇和下巴上有一 些髭须,而这些髭须他们不加修剪”。

蒙古妇女一般比较肥胖,但弘吉剌部妇女素以容貌秀丽和肤色光洁而著名,所以蒙古黄金家族的成员始终与弘吉剌部人保持婚姻关系。

元朝时蒙古部落的组成、强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历史上,北方在不同时代都有强盛的部落出现,匈奴、鲜卑、鞑靼等部都是盛极一时的强大部落。兼并小部落,发展自身实力,丛林法则体现的淋漓尽致。元朝的强盛也莫过于此。由于游牧民族的特殊性,分封驻地也是必要之事,但是这也要分亲疏远近,有三六九等之分。在一系列的封地后,最终在元朝时期蒙古各部驻地稳定下来。


二、元朝境内汉族的居住区、活动区的分布情况

汉族是元朝各民族中人数最多、居住面积也最广的民族。像原来的金、宋统治区内的绝大多数居民、辽、金时期迁入中原汉地居住的契丹人、女真人等,大多都已经被“汉化",在元代形成了汉族的组成部分。

中书省南部、辽阳行省南部以及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行省的大部分地区,是汉族的主要居住区和活动区,当然其中还杂居着其他民族的人,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据《出使蒙古记》记载:在中古时期,欧洲人习惯于称中国为"Cathay" ( 契丹)。按照西方人的记载,

"契丹的居民身材短.....同一切东方人相同,他们的眼睛是小的";“他们没有胡子,他们的相貌很像蒙古人,虽然他们的面孔没有蒙古人那样宽”

其实任何一个强盛的民族都是通过不断的民族融合而产生的,北方游牧民族如此,汉族也是如此。虽然在历史的长河里,汉族经历了无数苦难,但是苦中作乐,这也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大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元朝西北地区各民族的分布以及聚居情况

从蒙古国到元朝,被蒙古统治者用战争手段征服的西北各族人和前来经商的西域人,大量东迁,并且逐渐在漠南、中原、江南等地形成了一些聚居区。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有来自西北的民族有畏兀儿、哈剌鲁、钦察、康里、阿速、唐兀、阿儿浑及回回等民族。

1、畏兀儿部的分布:

畏兀儿即高昌回鹘,公元9世纪下半叶从漠北迁徙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元代又称哈剌火州)、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元代又称别失八里)地区居住。

臣服蒙古后,畏兀儿仍以哈剌火州、别失八里为主要聚居区。受西北蒙古诸王叛乱的影响,畏兀儿统治者亦都护纽林的斤率部分畏兀儿人东迁到甘肃永昌,形成新的聚居区。

据《元史·世祖纪》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 “遣雪雪的斤领畏兀儿户一千戍合剌章”。合刺章即云南,这些人后来长期在云南戍守,在云南也有了一个聚居区。

2、哈剌鲁部的分布:

哈剌鲁是唐代葛逻禄的后裔,原来聚居在巴尔喀什湖以东的海押立和伊犁河流域的阿力麻里。

13世纪中叶以后,海押立和阿力麻里成为蒙古察合台汗国的一部分,居住在该地的哈剌鲁人逐渐被中亚其他民族所同化。

据《西北民族研究》记载:不少哈剌鲁人因战争的需要而东迁,后来聚居在龙庆州(今北京市延庆)、大名路(今属河北)、南阳府(今属河南)、庆元路(今浙江宁波)等地区。

3、钦察部的分布:

钦察是突厥的一支, 13世纪时驻于里海以北的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流域一带。

蒙古西征后裹挟大量钦察人东来,分散在漠北、漠南及辽东的蒙古各部中。

据《元史·兵志》记载:至元二十三年(1286),元朝建立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以清州(今河北青县)为该卫的屯田地点,散居各地的钦察人大量加入钦察卫,清州乃成为钦察人的主要聚居区。

4、康里部的分布:

康里是古代高车人的后裔,也是突厥人的一支,居于乌拉尔河以东、咸海以北地区。

据《西北民族研究》记载:被蒙古征服后,也有大批康里人东来,分居于蒙古各部中。元中期曾一度设立康里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以永平路(今河北滦县)为屯田地点,该地很快成为康里人的主要聚居区。

5、阿速部的分布:

阿速是汉代奄蔡人的后裔,原来居住在高加索以北、顿河下游一带。

据《元史·兵志》记载:随着蒙古人东来的阿速人进入元朝之后,也有一部分被集中起来,编成了阿速卫军,聚居在大都北面古北口内的潮河川以及云中(今山西大同)等地。

6、党项人的分布:

唐兀或河西,是蒙古人对西夏人的称谓,主要指党项人。西夏被蒙古灭亡之后,不少唐兀人仍留在河西地区居住。

据《元史·兵志》记载:元廷在至元十六年(1279)设立唐兀卫,一批唐兀人被迁到大都北面居住,形成一个新的聚居区。同样因为驻军的缘故,在庐州(今安徽合肥)也有唐兀人的一个聚居区。

7、阿儿浑部的分布:

据《元代的阿儿浑人》研究:

阿儿浑是中亚民族,东迁后的阿儿浑人聚居在兴和路(今河北张北县)的寻麻林(今河北张家口市西洗马林)和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等地,元廷后来设立了西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管领阿儿浑人。

8、回回部的分布:

回回在元代主要指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也是今天中国回族的先民。元代回回人在东来的西北民族中分布最广,人数也较多,几乎在全国的重要城镇都有回回人居住。

9、斡罗思部的分布:

据《元史》记载:元文宗时期,曾设立斡罗思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收聚东来后散居各地的斡罗思(即俄罗斯)人,在大都北面立营居住,于是在大都以北又出现了一个斡罗思人的聚居区。



西北各族在当时被通称为色目人。色目人的外形特征一般比较明显。唐兀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畏兀儿人多为中等身材,高鼻深目。钦察人“高鼻黄髯”,阿速人绿眼睛,都是很明显的特征,所以有人用“黄头称国士,碧眼佩天弧”的诗句来形容钦察、阿速的卫兵。

四、元朝东北地区各民族的分布以及聚居情况

元代的东北地区,也就是辽阳行省的辖区之内,除了居住着部分蒙古人和大量的汉族居民之外,还居住着契丹、高丽、女真、水达达、兀者野人、吉里迷等族人。

在金朝统治下,留在辽河流域的契丹遗民,蒙古国时期曾以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为主要聚居地,后来徙至广宁(今辽宁北镇县)等地居住,并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中。渤海人的名称有时还能见到,但多数渤海遗族已融入汉族、女真族之中。

元朝境内的高丽族聚居在元与高丽的交界地带,在辽阳和沈阳等地也长期集中居住着不少高丽人。

辽阳以南至辽东半岛以及长白山两麓、松花江上中游和牡丹、绥芬二水流域,仍然是女真人的聚居地区。这些女真人大多已习惯于农耕生活。在他们的北面的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分布着以渔猎为业的女真各部落,被称为“水达达”或“女真水达达”、“打鱼水达达女真”等。

兀者野人即分布在深山老林中以射猎为生的民族。辽阳行省北部的山林地区是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

在库页岛上的居民,被称为骨嵬人,即唐代窟说鞠羯的后裔。与水达达、兀者野人、骨嵬人交织居住的,还有吉里迷人,亦为渔猎民族,但语言有所不同。水达达、兀者野人、骨嵬人的语言均属于通古斯语族,吉里迷人的语言则属古亚语族。

五、元朝西南地区以及南方各民族的主要聚居情况

吐蕃大致位于中国古代西南地区,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

据《元史》记载:元朝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是吐蕃人(今藏族先民)的聚居地区。但是该地的东境,即当时人所说的“朵甘思之地”(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东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青海西南部一带)和“朵思麻地”(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实际上是吐蕃人、汉人和其他民族杂居的地区。吐蕃腹地的乌思(前藏)、藏(后藏)和西境的纳里速古鲁孙(阿里三围),乃是吐蕃人最重要的聚居地。

元朝时期的云南行省境内,分布着白人、罗罗、金齿、百夷、么些、斡泥、蒲人等民族。

据《中国古代的西南民族》记载:白人是今白族的先民,又称为爨僰、阿僰等,即原来的所谓“白蛮"。白人在元代的聚居地区,以中庆(今云南昆明)、威楚(今云南楚雄)、大理、永昌(今云南保山)为主,东至普安、曲靖,北至丽江,南及元江。白人多居坝区,以农耕为生。

罗罗即所谓“乌蛮",是现代彝族的先民。在今四川凉山自治州和西昌地区是当时罗罗人的聚居地,元廷建罗罗斯宣慰司于其地。乌撒(今贵州威宁)、乌蒙(今云南昭通)等地,也是罗罗人的重要聚居区。罗罗人或耕或牧,但农业比白人落后。


金齿、百夷都是今傣族的先民,分布在云南行省西南及东南地区,尤以车里(今云南德宏)、永昌、八百(今泰国清迈)等地为重要聚居区。金齿、百夷诸部多从事农业生产。

么些是今纳西族先民,以丽江为聚居中心,习于农耕生活。在么些人的聚居区内,还分布着峨昌(今阿昌族)、撬(今独龙族)、泸(今傈僳族)等族人。

斡泥亦作和泥、禾泥等,是今哈尼族的先民,主要分布在临安(今云南通海)、元江一带的山林中,与河谷平坝地区的金齿、百夷及山居的其他民族错落杂处。

澜沧江上游以西和中、下游东西两岸地带,是蒲人与百夷等族的杂居区。蒲人又称蒲蛮、朴子蛮,是今天布朗族的先民。

除了上述民族外,云南行省南部和湖广行省南部,还分布着土僚、僮人等,均为今壮族的先民,特别是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所辖地区(包括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是僮人的主要聚居区。

该地区南面的海北海南道宣慰司辖境(包括今雷州半岛、海南及江西部分地区)内,有黎民(今黎族先民)的聚居区。

湖广、四川、江西及云南行省境内,还有锚(今苗族先民)、徭(今瑶族先民)等民族。

湖广行省西北境八番顺元宣慰司和思州、播州辖地(今贵州省大部地区),是锚民的主要聚居区。

在这一地区内,还有葛蛮(又称仡佬,今仡佬族)的聚居地。八番顺元、静江(今广西桂林)、大理、威楚等地都有徭民居住,但更重要的徭民聚居区在江西行省南部。

元朝时期,江浙行省南部的汀州(今福建长汀)、建宁(今福建建瓯)、漳州等地,是畲民(今畲族先民)的聚居地。


结语: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汉族文化同周边诸族文化连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

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在几百年的大动荡背景下,是中华各民族的交汇与融合时期;到秦汉之际,进一步与周围各族融合为一体,形成以中原人口居多的汉族,并从此成为中国历史,进程的主体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向中原大迁徙,出现了大融合的局面。

13世纪元朝建立,规模空前的政治统一局面推动了规模空前的民族迁徙,形成了元朝境内广泛的民族杂居局面。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最终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多民族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

大杂居小聚居元朝各民族聚居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元朝时就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