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遗址,本文目录一览: 1、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里 大汶口文化遗址简单介绍 2、大汶口镇主要景点简介 3、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里? 4、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里? 5、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哪个省 6、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里 大汶口文化遗址简单介绍 1、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
详情
本文目录一览:
- 1、
- 2、
- 3、
- 4、
- 5、
- 6、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里 大汶口文化遗址简单介绍
1、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我国山东省。
2、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总面积约82.5万平方米,是约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于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
3、汶口遗址平面范围略呈东南-西北方向的圆角长方形,大汶河从中部自东向西穿过,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岸面积约25万平方米,南岸约20万平方米,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大汶口遗址包含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阶段的文化遗存,尤以大汶口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 。
大汶口镇主要景点简介
大汶口镇主要景点简介
一、大汶口文化遗址
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市大汶口镇西南和隔河相望的堡头村西一带。1959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的指导下,省文管处和济南市博物馆主持进行了首次发掘。揭露面积五千四百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期墓葬(133座),1974年至1978年泰安地区文物局具体负责进行了第二、第三次发掘,共揭露面积一千八百平方米,发掘墓葬56座,120余个灰坑,14座房址,证明了大汶口遗址是一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
大汶口遗址墓葬分为大汶河南北岸边。先人们傍河而居,现存面积八十二万平方米。地势基本属平原区,土质肥沃,水源充足,迁于人数渔猎、居住和农耕。
遗址发掘清理墓葬189座,绝大多数墓中放置数量不等的随葬品,主要有礼仪用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四类。从随葬品的差异可以看出,当时 社会 成员内部,贫富分化已经比较严重。
遗址墓葬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墓:石器种类少,且笨重,渔猎工具为多,陶器以红陶居多,大都是手制,彩陶制作十分精致,种类已较多。
中期墓:分为中前、中后两期。中前期,石器较早期进步,有通体磨制的石斧、石铲、石锛、石凿及骨锥、骨针、匕首、鱼镖等,陶器中,灰黑陶增多,彩陶富有特色,颜色有红、白、黑、赭;中后期,石器造型规整,刃部锋利,灰黑陶比例渐增,快轮技术发明,烧制火候较高。
晚期墓: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石斧、石铲工具较为规整,刃部平直锋利,通体精磨,有管钻的孔。制陶业更是兴旺,陶器的风格也有明显变化,器物多为素面、磨光或饰弦纹,尤其黑陶高柄杯,乌黑发亮胎质又簿,极为精巧,为后来龙山文化蛋壳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大汶口墓葬遗址内涵十分丰富,出土了大量陶、石、骨、牙、蚌等质料的精美器物。以彩陶独具特色,如彩陶鼎、彩陶背壶等,尤以螺旋纹、八角纹、三角纹为独创。另外有弦纹、菱纹、花瓣纹、勾连回旋纹多见。
石器在大汶口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时人们同大自然工作斗争的主要手段是使用石器。他们用大型的石铲、石斧、石锛砍伐树木,开垦耕地。用小型石锛、石凿、石砺进行手工制作。用石刀、石棒加工粮食。这是人类生产技术上的一大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国务院公布为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三日立碑保护。大汶口遗址,为研究我国母系氏族晚期的 社会 状况,我国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我国父系氏族 社会 及原始 社会 的解体等,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明石桥
明石桥,江北第一古石桥,是大汶河上唯一的一座古石桥,也是至今保存完好并能正常使用的一座古石桥。2011年4月,由省级重点文物单位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
古石桥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石桥北起西南门,南至宁阳县茶棚村,横跨大汶河全长570.95米,全桥共65孔,宽3.5米,其中桥长238米。该石桥是一个整体石板桥,桥板每块长3.5米,宽52公分,桥面用五块石桥板纵横连成,石板间均用铁制外向锤形扒锯钳接。桥墩都用大石块垒砌,向东迎水处为尖形以减少水的压力。桥墩和地下石基相连,高者1.8米,低者五十公分,桥墩上的旗富明晰可见。此桥建成后,成为南北交通要道,对汶口古石桥的盛状及古镇大汶口经济的繁荣,古人曾赋诗一首:汶河倒流水泱泱,两岸杏柳吐芬芳;古石桥上人如织,古镇城内商贾昌。又有诗曰:金沙水底映日光,鱼跃浅底翻花浪,三叶虫石层层叠,舞燕戏水穿梭狂。2003年7月大汶口镇政府对古石桥进行了全面维修。
三、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也称关帝庙,座落在大汶口镇驻地南门里路西,为大汶口镇著名景点之一,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整体分南北两院,北为关帝庙,南为戏楼院,总面积2283平方米。据修山西会馆碑文记载,该馆是清乾隆24年(1759年)在关帝庙基础上扩建而成。明清时期,晋商遍布全国,大汶口是商业重镇,明石桥扼南北交通,精于商业的山西商人看好这个黄金地段,在此建设会馆,或招待山西过往官员、商贾,或兑换银票,或同乡聚会,“山西会馆”因此得名。2011年6月山东大汶口置业有限公司开始修,总投资大约400万元,2012年6月底已基本结束,正等待相关部门的验收。
四、汶河古渡
汶河古渡是原泰安八大景之一,因大汶口是牟汶、瀛汶、石汶、柴汶、泮汶五汶交汇之地,是古人跨越大汶河这一天然屏障的最易之处,也是南北古驿道的必经之路,汶河古渡口由此形成。渡口是 历史 上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曾经的繁忙景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此景最早载入清道光年间《泰安志》。
据考证大汶河古渡口在远古时代就已形成,泰安县志载:“邑南大汶口,汇牟、瀛、石、柴及泮、奈环水达于济,为齐鲁孔道所径”。
五、文姜城遗址
文姜城又称“文姜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汶口镇驻地东北500米,东南靠近大汶河,它与泰安八大景之一的汶河古渡口相邻,是鲁桓公(公元前711-前694执政)为便于其夫人文姜回齐省亲(文姜是齐僖公之次女为春秋鲁桓公夫人),在齐鲁两国交界处修建的行宫旧址。该遗址据专家推测毁于战乱,现只遗存一高出地平面1—1.8米的土台,面积2.25万平方米,属春秋至战国遗址。《水经注》载:“今汶上夹水有文姜台。” 文姜城的文化堆积层比较分明,陶片、汉砖、陶豆柄、瓦当、布纹瓦等随处可见。
六、云亭山遗址
云亭山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汶口镇马家大吴村北,距大汶口镇驻地3公里处。云亭山海拔141. 5米,周围面积4平方公里,此山虽不在“三山、五岳”,却是皇帝封禅胜地。并与岱庙、南天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南北相望。史书记载“远古帝王,封禅泰山,多行禅于云云,亭亭二山”。唐玄宗《纪泰山铭》曰:“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禅亭亭,或禅云云。”史书记载有名字的十二位皇帝即:“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氏、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经专家考证,古时帝王封禅首先在泰山正南方云亭山这一平地隆起的小山上设坛祭地,然后起驾登临泰山,完成封禅大礼。
七、康乾行宫
康乾行宫(皇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康熙六次下江南,乾隆两次下江南,均驻跸于此。皇营遗址位于大汶口镇卫驾庄西二百米处(此址原有宋时所建四贤祠一座),建于康熙18年(公元1679年),至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之前峻工。
八、钜平县城
汉高祖时置钜平县,属泰山郡。后汉为侯国,晋仍为县,北齐废。钜平县城遗址的文化堆积层比较明显,汉代的瓦片、陶豆、罐片夹杂在土层中,城池周围到处是残瓦断砖,陶豆柄等,这在其它堆集层中也是少有的。近年来在钜平县城遗址及其周围发现多处汉代墓葬遗址,规划在钜平县城和汉墓遗址,恢复汉代时的建筑风貌,重建城堡式的汉代钜平县城,引水入城,形成当年钜平海水碧波荡漾的大水面,把汉代的文化特色呈现给世人。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里?
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将遗址分为南北两片,北片在卫驾庄东,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
大汶口文化遗址是四海皆知的中华文明发祥地,是新石器时期的典型文化遗存,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共称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文物
大汶口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遗存,遗址总面积约82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遗址内涵丰富,共发现墓葬、房址、陶窑等遗迹100余处。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产生活用具。
陶器主要包括红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几种。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随葬獐牙的习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许多墓葬中还随葬有数量不等的牲猪,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说明私有制已经出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里?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
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总面积约82.5万平方米,是约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于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
大汶口遗址共发现墓葬、房址、陶窑等遗迹100余处,并出土了大量生产生活用具,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说明私有制已经出现。
大汶口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当地居民的埋葬形态,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浙江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历史文化:
大汶口文化于1959年首次发现(大汶口遗址),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考古学界即将大汶口遗址及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带,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哪个省
大汶口遗址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村南,大汶河东西贯穿,将遗址分为南北两片,北片在卫架庄东,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大汶口文化属新石器朝代晚期,其分布范围主要在山东境内,北入旅大地区,南达江苏、皖北,西抵河南中部,东至山东半岛,西北见之于黄河北岸。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
山东
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城南30公里处的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大汶口文化”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观的背壶、钵型鼎、镂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凿、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1982年,大汶口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您还可以搜索: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历史价值,大汶口文化在山东哪里,大汶口文化遗址地理位置,大汶口文化遗产在我国哪个省,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大汶口文化遗存,大汶口的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哪里,大汶口文化遗址介绍,大汶口文化遗址位置④
推荐 : #tag #tag #tag
中国北方旅游景点旅游攻略(中国北方旅游景点景点游玩攻略大全) 北方旅游景点
亚特兰大机场为什么全球第一(介绍亚特兰大机场的成功之路) 亚特兰大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