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后宫游记(青岛民俗博物馆)

博客 旅游 2023-05-25 02:00:06 8 1

青岛天后宫,青岛天后宫游记(青岛民俗博物馆),青岛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它是青岛现存最古老的砖木结构建筑。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了全面修复,将其改造成“青岛民俗博物馆”,并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天后宫

详情


青岛天后宫游记(青岛民俗博物馆)

青岛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是青岛现存最古老的砖木结构建筑。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了全面修复,将其改造成“青岛民俗博物馆”,并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天后宫现在占地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前后院。包括正殿、侧殿、前后厢、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等16个殿堂80余间。是典型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除剧场为琉璃瓦覆盖外,其他建筑均为清水墙、小灰瓦,并配以苏式彩画、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在青岛的古建筑中,它的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是首屈一指的。

天后宫历史悠久,但也任重道远。1897年,德国占领胶澳后,天后宫一带被划为“欧美混居区”,不允许中国人在此居住。与此同时,德国总督想拆除天后宫,但在青岛人民的强烈抵制下,德国总督被迫将天后宫迁至中国居民区包道区。然而,随着日本人取代德国人占领青岛,它就消失了。这样,天后宫才得以保持前海沿岸的旧址。

进入天宫正门后,就是天宫大剧院。大剧院为两层楼阁,金碧辉煌,前面有一根大旗杆、两只大石狮和五颜六色的立面服饰,体现了青岛天后宫的风格。这座剧场建筑装饰有文房四宝、古古、各种用具等。

跨剧场,左右两侧是作为传统寺庙建筑的钟楼和鼓楼。在古代,敲钟击鼓是日常报时的方式,所以有“晨钟暮鼓”之说。古寺或市中心常有钟楼、鼓楼,相距甚远。

天后宫内部,古树成荫,绿草葱茏,是典型寺庙与园林风格的有机结合。

4一块石碑记录着重建天后宫的场景。

入宫,有大鼎,名曰“福鼎”。当游客进入天后宫时,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份浆糊。据说如果他们把它贴在左腿(三脚架)上,他们就会发财。如果你把它贴在你的右腿上(大鼎),你就安全了。

我在看这个青龙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个旅游团。听到导游念叨:先摸青龙头,万事开头好,再摸青龙尾,什么都不后悔。然后摸青龙的爪子,就能做好了。

山门。门匾“神默赐福”有双重含义,寓意林默娘会保佑皇后。

与山门相对应的是青岛天后宫的正殿,这里供奉着天后宫妈祖。“慈云永保”的门匾是青岛书法家孟庆泰题写的。人们在庙前的炉中点燃经幡,前往天后娘娘的正殿朝拜。

也就是说,天后妈祖,也被称为天妃、天堂的圣母和马年,是船夫、水手、游客、商人和渔民所共有的神。古代,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袭击,船只沉没,人死亡。水手的安全成了水手们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船起航前,要祭拜天上公主,祈求平安和风,船上就设了天上的女神。

妈祖,原名莫林,在国际上被称为林默娘。她出生于宋初清远军莆田县湄洲岛。她生于北宋剑龙元年,960年3月23日。马祖本是中国宋代一位品德高尚、受人敬仰的杰出女性。因为莫林拯救世界,助人为乐,泽贝被朝廷加封,沿海人民尊称为海神,并设庙祭祀。后来因为他超凡的精神,多次出现在海上,渡海者为之祈祷。他被圣母玛利亚的仁慈尊称为天堂的圣母,寺庙遍布海淀。妈祖信仰自产生以来已经历了1000多年。起初是民间信仰,后来成为道教信仰,最后成为历代国家祭祀的对象。其持续时间之长、传播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信仰中前所未有的,令人匪夷所思。历代帝王对妈祖的尊崇和赞美,促使妈祖从一个民间的神,变成了官方的航海守护神。而且本尊越来越高,流传越来越广。从溥仪地区到五湖四海,没有人知道,也没有神可以代替。

东边大厅为“龙王厅”,牌匾“龙王厅”由青岛书法家王梦凡题写。

东海龙王敖广被供奉着。敖广的脸是狰狞的,他的脸是黑色的。西游记中的中东龙王脸色红润。为什么四海龙王之首东海龙王脸黑?相传在古代,人们的耕地要下雨了。大旱之年,人们求雨不成,就把龙王雕像放在太阳底下,暴露在阳光下求雨。所以现在寺庙里龙王的形象是黑脸。

西片殿是“财富监督政府”,供奉财神毕干和武财神关公。

财神温比干,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财神。它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避灾、迎吉祥的美好愿望。甘后为子姓,商朝(今河南卫辉以北)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忠臣,被誉为“古之第一忠臣”;郭必干也是林的伟大祖先。

武财神关公集“忠、孝、仁、义”于一身,既能赚钱,又能镇宅保平安。首先,他是“诚信”之神,被商人奉若神明,让大家以“关公”为楷模,合作共赢,财源滚滚。威风凛凛的武财神一方面可以招财进宅,同时还可以看门,防止外邪入侵。

60甲子星庙简介:庙里供奉着60位甲子星神,游客可以根据他们的生肖找到他们的守护神。

西厢房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孙思邈(541 -682),京兆花垣(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学家、道士,被后人尊为“药王”。孙思邈生于魏大同七年(541年)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就很聪明,长大后开始热爱道家和庄子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孙思邈隐居在陕西钟南山,并逐渐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医疗经验,积累了大量的医疗经验,并及时加以记录,最终完成了《钱进方耀》一书。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配合朝廷开展医疗活动。唐高宗咸庆四年(659年),第一部唐代国家药典完成。唐高宗元年(674),孙思邈年老多病,请回故乡。淳元年(682),卒。

-14.-西门。民族文化与精雕细刻的集合。

您还可以搜索:青岛天后宫介绍,青岛天后宫开放时间,青岛天后宫的历史,青岛天后宫有什么好玩的,青岛天后宫民俗庙会,青岛天后宫建筑特色,青岛天后宫平面图,青岛天后宫在哪里,青岛天后宫什么时候开放时间,青岛天后宫历史④

青岛天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