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旅游攻略晋祠必玩景点 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晋祠

博客 旅游 2023-05-23 21:16:09 20 1

中国晋祠,晋祠旅游攻略、晋祠必玩景点、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武王次子、晋国开国侯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这里殿宇、亭台、楼阁、小桥、古树,晋祠,晋祠简介,晋祠太原市晋源区晋祠旅游指南[组图]

详情


晋祠旅游攻略晋祠必玩景点 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晋祠

AAAA级旅游景区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中文名:晋祠

外文名:Jinci Temple

地理位置: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旺季(4月-10月):08:00-18:00 淡季(11月-3月):08:30-17:00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80元/人(旺季)、65元/人(淡季)

占地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著名景点: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等

景区文物:唐太宗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等

级别批次: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官方电话:+86 351-6020014

山西旅游-太原晋祠景区_晋祠景区_晋祠旅游景攻略

位于市西南25公里处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是后人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宇,晋国的宗祠。素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的说法。在晋祠下车后,首先到达的是,这是一个免费的,环境不错,可随意看看。步行约10分钟,穿过公园便可到达晋祠的主体区域。景区内,晋祠“三宝”(、、)和“三绝”(周柏、、泥塑彩绘人像)是每一个来到晋祠的人都不可错过的景观。

晋祠“三宝”是连在一起的,位于晋祠的中轴线上,可一并游览。献殿是供奉祭祀品的场所,四面的墙壁是栅栏状的,通风凉爽。最为特别的是,整个殿内的梁柱上没有用一颗铁钉。鱼沼飞梁位于献殿前,建于宋代。整个景观造型类似现代的立交桥,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飞梁”的一端连接着圣母殿,圣母殿是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大殿内很宽阔,有梁无柱是一大看点,殿前8个廊柱上着8条跃跃欲飞的,连同“鱼沼飞梁”显得颇有气势。

以圣母殿为中心,很容易找到“三绝”。彩绘泥塑人像就在圣母殿里,主像圣母端坐在木制神龛内,端庄华丽,其余42尊侍从分列两侧。这些衣着艳丽,表情各异,其中有一尊花旦装扮的侍女,半面欢喜半面忧愁,让人看后心情也不禁五味杂陈。梅兰芳大师曾在这尊侍女前伫立良久,仔细品味她的动作和内心,并且大加赞赏。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植于西周,已有3000多年历史。难老泉位于圣母殿南侧,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

除此之外,晋祠内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并手书的,非常珍贵。最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收费政策

【门票价格】  

  门票:旺季80元/人 淡季65元/人

【优惠政策】

  1、团体、旅行社

  2、社会群体(学生、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

【讲解服务】  

收费标准:

  中文:10人之内收费80元,20人之内收费100元,人数每增加10人之内收费增加20元。

  英文:10人之内收费100元,20人之内收费120元,人数每增加10人之内收费增加20元。

  另:无线团队讲解设备押金200元。

讲解路线:

  讲解路线:宣传栏(概况)-- 水镜台 -- 智伯渠 -- 今人台 -- 对越坊 -- 献殿 -- 唐碑 -- 唐叔虞祠 -- 关帝庙 -- 周柏 -- 鱼沼飞梁 -- 圣母殿 -- 难老泉 -- 水母楼 -- 晋溪书院(王氏祠堂)-- 董寿平美术馆

【语音讲解机】  

  语种:中、英、日、粤;

  押金:壹佰元整

  收费标准:20元/次;

  备注:如有损坏,请照价赔偿

【交通指南】  

  乘飞机抵达太原武宿机场,经高速公路30分钟可达晋祠;经大街至滨路30分钟可直达晋祠;乘车至太原火车站,换乘308、804、856路公交专线可直达晋祠;乘动车或高铁至太原南站,搭乘出租车经南中环街至滨河西路30分钟可直达晋祠。

【开馆时间】  

  8:00-18:00(4月1日-10月31日)

  8:30-17:00(11月1日-3月31日)

【周边景区】  

  距13公里; 距道教石窟3公里;

  距6公里; 距民俗博物馆50公里;

  距90公里。

【一卡通】

  一、本市居民同时持“一卡通”、本人身份证,验证身份证号码是否一致。

  二、在并的外地人员同时持“一卡通”、本人身份证,暂住证(签发半年以上)。

  三、在并的大中专(技校)学生同时持“一卡通”、本人身份证,学生证。

  四、持有旅游“一卡通”的市民在有效期内(12个月),(“五一”、“十一”假期除外)可以不限次数到纳入旅游“一卡通”的景区(点)参观游览。仅含景区(点)第一门票,不含讲解的其他收费。

本文由百家号-旅游发布,转载需征得作者同意。更多古城可以百度搜索平遥古城网咨询。希望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在下方做个点评也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哦!

三晋之胜、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游览晋祠就看这一篇

是为纪念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群,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110尊、碑刻300块、铸造品37尊,是集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宗祠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

唐叔虞祠是奉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任诸侯唐叔虞的。叔虞被封到古唐国去做诸侯,叔虞封到古唐国后勤政治国,国泰民安。其子继位后改国号“唐”为“晋”,建立祠堂有“晋王祠”一称,简称“晋祠”。

红墙折绕的唐叔虞祠进入山门迎面为享堂,里面陈列一组元代乐伎像,14位乐伎分两边排列,各持不同,如此完备的乐队在元代中偶见,而实物全国仅此独有,十分珍贵。

神祠由关帝祠、三清洞、组成,是晋祠内最大的一组院落。因祠内原以供玉皇大帝为主,而玉皇大帝全称是“昊天金阙玉皇大帝”,故而称为昊天神祠。现存建筑是年间扩建而成。

昊天神祠分前后两院,前院便是关帝祠。正殿所悬“如天之平”匾额立于1861年,意为与天同高,赞扬关公的伟大。

殿内供奉关帝塑像,别处的关公都是红脸此处的关公像是黄白脸,那是因为早年关公打抱不平,为躲避捉拿打破自己的鼻子,把鼻血涂了满脸变成面如重枣的红脸关公。但家乡人自然知道的本来面相,所以给他塑了这尊并非红脸的关公像。

两壁是关羽故事的连环彩绘,为明代作品,是我国早期连环画的雏形。

出了关帝祠迎面一座名为“钧天乐台”的戏台,是给关帝演戏专用的。“钧天”取自于《列子•周穆王传》“钧天广乐,帝之所居”。前部为三面开敞的箍头顶建筑,后部为单檐歇山顶,结构简练,雕绘精细,清乾隆年间建,为祠内清代建筑代表作。

奉圣寺全称为“奉圣禅寺”,又名“殿”,始建于唐武德年间,原为开国功臣尉迟恭的。两进院落,由殿,,地藏王殿,组成。寺内神像繁多,壁画精美,皆为重要的传承。

舍利生生塔是一座楼阁式砖塔,因为塔下面有“舍利”,所以叫做舍利塔。它创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到乾隆年间重修此塔时发现舍利子不只一粒,而是有成百上千粒,莫非是“佛门有灵,生生不竭”?因此改名为“舍利生生塔”。此塔是中国清代砖塔中的佳作。

晋溪书院原名“晋溪园”,是王琼的别墅,王琼去世后,他的将“晋溪园”改成了“晋溪书院”,并在后院辟建了王氏始祖“子乔祠”,是太原王氏后裔祭祖的重要场所。殿祠前南北配殿均为七间,陈列着王氏历代画像,王氏后人捐赠的王氏族谱,以及历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召开的图版展览等。

洞是晋祠景区中最高处的一组建筑,因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最先照入洞内,故称“朝阳洞”。这里是道家的道观,称“七十二福地”。

朝阳洞北侧是云陶洞,曾在此出家做过,自号“朱衣道人”。

善利泉亭是北齐天保年间创建,明正德初废毁,到时才又重建。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就是命名“善利”的喻义。很不巧的是我们来的时候亭因为维修被围起来看不到,亭的建造年代、形式、结构,完全与善利泉亭相同,只能通过善利泉亭来想象它的样子。

尽管没有水乡园林那样婀娜多姿,晋祠仍以自己独有的韵味为太原增添了几许柔美的色彩。

晋祠!晋祠!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融汇的人间瑰宝|晋地宝藏

人们常说:

三晋之胜,

以晋阳为最。

而晋阳之胜,

全在。

这是一句关于美的宣誓,

铭刻在西周和北齐,

铭刻在盛唐和大宋,

铭刻在李世民的笔走龙蛇,

铭刻在和的吟唱间……

俯瞰,近观,

细审,概览,

无论以哪个视角,

之美,

美在无处不美,

美在大美而无言。

深沉,壮阔,

古典、静穆,

各个朝代的无数光影叠加,

一座的厚度,

仿佛便是天空的厚度,

从西周延伸到本世纪的今天。

水的难老,金的铁人,

土的,石的碑刻,

火的,木的古建……

如此精彩绝伦!

在这座山水围绕的博物馆,

这些来自不同深处的元素,

幻化、提纯、组合、凝聚,

归拢成悬瓮山下的一个宇宙,

一部传世千年的诗篇。

▲晚报12月18日报道版面

晋祠博物馆: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融汇的人间瑰宝.mp3来自文西00:0015:36

晋祠之西,

是为纪念开国诸侯唐叔虞

及其母后邑姜而建的,

是一座具有纪念价值的“”。

晋祠之于,

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群,

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

110尊、碑刻300块、

铸造品37尊,

是集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

宗祠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晋祠之于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誓师起兵,

留下千年唐碑;

、李白、、

欧阳修、范仲淹曾在此驻足,

写出千古名句;

梁思成和林徽因途经晋祠,

不断感慨它是“美丽辉映的大”

……

这就是千年——晋祠,

也是此次晋地·山西博物馆之旅的目的地。

晋祠,

位于市25公里的

悬瓮山麓晋水源头。

在岁月沧桑、积淀中,

晋祠融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于一体,

以园林、古建、碑刻、雕塑和古树名泉,

组成了独具风姿的历史文化遗产群落。

1961年,

晋祠被公布为

首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2001年1月被国家局评定为

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

大美晋祠,

美在无法言说,美在无处不美。

▲晋祠

晋祠之美,美在千年

山西素有中国古建筑艺术宝库之称,晋祠就是这个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祠庙建筑群,晋祠现存有北宋、元、明、清、6个时期的古建筑精品,反映了木构建筑技术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晋祠博物馆外景

晋祠的建筑布局基本采用了中轴线对称布局:建筑,结构,以艺术价值高贵而著称;建筑,依山势而建,错综排列,以崇楼高阁而取胜;建筑,既有楼塔耸峙,又有环流,以诱人而驰名。这些建筑虽不是同一时期所建,却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布局紧凑,错落有致。

其中,宋代建筑的代表作、举世罕见的十字形古桥和金代建筑,被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统称为“晋祠”。

步入晋祠,顺着游园方向,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时代的戏台水镜台,这座戏台不仅建筑布局巧妙,还有一个最大的奥妙,就是戏台下的八口大瓮,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扩音器”了,折射了古代工匠的智慧。行经此处,也建议大家抬头望一望,戏央有一块牌匾,上书“水镜台”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出自年间言官名吏的杨二酉之手。顺着中轴线继续前行,就来到明代对越坊了,这是“晋祠三匾”之二,位于金人台的西侧。坊的作用是旧时用来宣传封建礼教所谓“忠义节孝”的,俗称牌楼。“对越”二字出自《·清庙》中“对越在天”之句,“对”是报答,“越”是宣扬,合起来就是宣扬报答之意。这块牌匾是由高应元书写的,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宛如游龙。

▲对越坊

通过牌楼,晋祠的第一大国宝“献殿”就出现了。献殿,是供奉祭品的场所,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辟门外,均筑坚厚的槛墙,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豪放,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献殿

穿过献殿,跨越几层台阶,你定然会眼前一亮,直入眼帘的就是晋祠最具代表性、最恢弘的建筑——圣母殿了。1934年夏天,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去山西考察古建筑,乘车路过太原时,原本以为晋祠作为名胜已遭破坏,却在颠簸的上被晋祠圣母殿的侧影惊艳。只是惊鸿一瞥,二位先生却见到了圣母殿非常飘逸的屋檐,看到雄大的斗拱,他们非常震惊,一眼断定,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建筑。一个月后,二人从汾阳回来,再次经过晋祠,在这里做了现场考察,并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一文中加以记录,首次从学术角度向世人呈现了晋祠的伟大与精妙。

▲晋祠圣母殿

圣母殿,背依悬瓮山,前临鱼沼,左、右是善利泉和,坐西朝东,独居中轴线末端,冠于全祠。它始建于宋九年(984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是现存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其形制、规格和构筑方法以,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殿堂梁架采用“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形式,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惟一符合《营造》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殿周柱子均向内倾,形成侧角,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造成升起,致使屋檐曲线弧度显著,打破建筑轮廓僵直的格调,增强了建筑造型的艺术美和稳固力。殿顶覆盖黄绿色剪边,脊上饰各种走兽。廊下高悬的楹联匾额,古香四溢。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此外,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

▲圣母殿

感慨完献殿,不妨来看看“晋祠三宝”中的鱼沼飞梁。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鱼沼是晋水之一。古人以方形为沼,圆形为池,因其是方形,水中又多鱼,故名鱼沼。沼上架有十字形桥,古人本有“架桥为虚,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说法,故曰“飞梁鱼沼。”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沼中还立有34根小八角,桥边缀勾栏。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梁,实为罕见。梁思成曾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很多人也说,这座四通八达的桥,就是中国最早的“立交桥”。

▲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

此外,晋祠内还有、金人台、会仙桥、洞、、关帝庙、祠、、胜瀛楼、景清门、唐叔虞殿等等,整个布局形成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一组祠庙建筑群。慢慢细品这些古建筑,沉淀着历史最本真的厚度,透露着岁月的印记。

▲金人台

▲晋祠铁人

晋祠之美,美在古代雕塑艺术

晋祠有三绝,周柏、宋代、。接下来,我们就要说说这彩塑艺术了。

在圣母殿内,最为出名的就是四十多尊侍女像了,她们中有的持印侍奉,有的肩负文职,有的洒扫梳妆,有的奏乐起舞,生动再现了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不过其中一尊侍女像,被称为“双面俏佳人”,她云髻高耸,头包红色锦帕,身穿宝蓝色长裙,低垂娥首,姿态优美。最令人称绝的,当数她的面部表情,一边是含羞带笑,似乎受到了圣母的夸奖,但另一面的眼角里则满目忧伤,眼角中强忍了泪水,这种特殊而绝妙的神情,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著名京剧大师先生曾在这尊侍女像前感慨,“一颦一笑似诉生平”。

▲圣母殿内塑像

和其他中国古代名胜多遭重修破坏不同,这些侍女像,大多是宋代原塑像,所以弥足珍贵,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晋祠在历代扩建过程能对前朝建筑保持高度尊重,圣母殿的中心地位始终得以凸显,创下了中国建筑史的奇迹。

除了侍女群像外,殿内供奉的圣母塑像也非常有代表性,她就是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塑像头戴凤冠、身着蟒袍,面部静谧慈祥。每年农历七月初二,当地民众都会举行盛大仪式祭祀圣母。圣母殿前两尊高约4米的站殿分立左右,据传说是《封神演义》中的方弼方相。这些宋代原塑像虽历经千年颜色褪尽,却依然威猛,乃不可多得的佳作,只是光芒被43尊侍女像掩盖住了,不为人注意。

▲侍女像

晋祠之美,美在园林之间

前文中提到,晋祠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梁思成、林徽因说过,晋祠是“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这里是中国最优美的古典园林之一,尤其是在四季之际,晋祠园林之美,美在骨子里。

▲晋祠

晋祠的水景布置别出心裁,包括点状的泉眼、线状的水渠和面状的水池,最出名的就是晋水源头——难老泉了。难老泉清如碧玉,昼夜长流不息。在早些年编纂的《晋祠志》上是这样记载的:“北齐显祖文宣帝临幸晋祠,雅爱清泉,赐钱造亭于泉源头上。”于是,就有了八柱单檐攒尖顶的“难老泉亭”,要知道帝王出钱建亭子,这规格肯定是很高的。站在亭子里抬头一望,能看到名为“难老”的匾额,是明末清初著名家先生题写的,如今挂在此处,也成为晋祠的“三匾”之一,令人感慨时光之流逝。

▲难老泉

难老泉的水,从亭下石洞中流出,注入,常年不息,也由此贯穿整个晋祠,让这所园林颇具水乡的意境。对于缺水的来说,能在一所园林里尽览古建筑之雄浑,又能体会水乡之温婉,着实是难得的享受。

千年晋祠,万物皆具灵性,就像园中的一般,默默地在园内“驻扎”,守望着它们的故土。圣母殿两侧的周柏,已经有三千岁了,见证了繁华盛世,也体会了人间百味。时至今日,依然浓荫疏影,枝干苍劲,是晋祠悠久历史的见证。王琼祠内,有一雄一雌两棵,它们已经有600多岁了,每到深秋之际,一树明黄,满目灿烂。相传,这两棵,也是重臣王琼本人亲手栽种下的,而他就是地道的太原人。

▲晋祠

馆长推介

晋祠之美,

不光是古建山水和历史人文,

珍藏在馆中的镇馆之宝和精彩,

也是吸睛的亮点。

现在,

就请晋祠博物馆馆长王新生来重点推荐吧!

▲晋祠博物馆馆长王新生

镇馆之宝

李世民御书《晋祠之铭并序》碑

在晋祠的古柏之中,掩映着一通稀世国宝碑刻。它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俗称唐碑,是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晋祠之铭并序》碑

唐太宗为什么会在晋祠立碑呢?唐太宗李世民起兵之前,在太原度过了两年的美光,人称“太原公子”。可以说太原是李世民一生最为怀念的地方。公元617年,唐高祖与儿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时,曾在唐叔虞祠祈求唐叔虞能暗中保佑,助他们一臂之力。果真,在第二年就攻取了,建立了朝。唐代诸帝对“王业所基”之晋阳尊崇有加,先后在晋阳设北都、,晋阳成为当时仅次于长安、的第三个重要城市。公元645年,时值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亲征高丽返回途中,留在了太原过。正月,他率群臣重游晋祠。当时太宗皇帝已经51岁了,他遥想18岁起兵,发迹神祠,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在贞观廿年正月廿六,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亲撰铭文,感恩之情溢于碑文:“……爰初鞠旅,发迹神祠。举风电之长驱,笼天地而遐捲。一戎大定,为家。虽膺籙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洪业,实赖神功……”

唐碑的碑身高1.95米,宽1.2米,厚27厘米。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齐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的典型特点。额首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属罕见的龙头飞白隶书。碑阴列长孙无忌等七位随行功臣的亲笔签名。《晋祠之铭并序》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国的史迹,以达到宣扬唐王朝文治,巩固政权的目的。序文1003字,为骈俪体。铭文200字,为四言体,共计1203字,28行。整篇文章铿锵上口,纵横自如,引论古今,富有哲理。阅读铭文,感觉李世民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富有政治思想的家,而且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艺术家。《晋祠之铭并序》碑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巨碣。它历经了1300多年的漫长历史,目睹了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在墨香书海的文物宝库中,以其深邃的历史价值和神奇的艺术魅力流传后世。

主导的《花严石经》碑刻

在晋祠博物馆内,藏有一组大型的石刻群,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唐传奇。它们镌刻于武周时期,由女皇武则天亲自作序,海内外高僧大德32人翻译,诗人宋之问等人协办,这就是135通《广佛花严石经》石碑。

▲《大方广佛花严石经》石碑

该石碑群原藏于晋一公里风峪沟之内,1940年移入晋祠保存,发掘时工程出土了135块,是首尾完整的八十卷《大方广佛花严经》方柱形石刻群,镌刻于武周称帝晚期(约700-704)。晋祠藏风峪《花严石经》,每卷镌刻两石,应有160块经石,连同后世补刻、复刻石,石经数量应略多于此数。石经无盖、无座、无雕饰,上下一致,高低参差,宽窄不一,多数为平顶,也有略成穹庐弧形顶。石经多为四棱方形石柱,也有少数五棱、六棱和八棱的。最高的130厘米,最低的83厘米;最宽的59厘米,最窄的31厘米;其中14个武周造字在石刻中多次出现、使用,少数石刻顶部或末尾有题记或题名。

据明《永乐大典》转引《元一统志》记载,在元代《花严石经》已保存在晋阳古三里的风峪洞内,并专设石经藏院予以保存,明确记载所藏为“唐人所书《花严石经》”,以经定名。清康熙五年(1666)初,学者朱彝尊曾入洞考察。1940年秋,侵华时将大部分石经盗挖出洞外,草袋包裹,准备劫运,在当地爱国人士的努力下,虎口夺“石”,迫使日军放弃劫运计划,《花严石经》运抵晋祠珍藏。

该石碑群之所以珍贵,一是因为有武则天亲自作序,并且邀约当时的大德高僧、文人墨客一起完成。二是石碑中呈现了很多武周时期的新创字,对于历史而言是一种完整的体现和传承。第三,如此大规模和大体量的碑刻作品在国内较为罕见。第四,碑刻颇具书法价值。

经典文创

“三宝”“三绝”“三匾”,千年晋祠有着丰富宝藏,对于文创人员来说,这些宝藏无疑是研发热点,摇身一变,就能使其变成各类的文化品,成为独具特色的“晋祠礼物”。

“难老”,送给长辈的爱

傅山先生所题写的“难老”二字,是晋祠最著名的匾额之一。以此书法作品为主题,“难老”二字直白表述了对长辈的祝愿——永锡难老,。在文创开发上,“晋祠礼物”中有“难老”为主题的丝巾及便携包,这是可以送给妈妈的礼物;还有“难老”主题的手工水纹杯具及餐盘,贴金字,大气而厚重,也是赠送给男性长辈的首选。

▲“难老”主题的丝巾

▲”难老“主题的手工水纹杯具及餐盘

在晋祠里,著名的“齐年柏”与“长龄柏”树龄近3000年,它们阅尽晋阳沧桑,是最具权威的见证者,更是古老晋祠历史的检阅者。在“晋祠礼物”中,它们的形象也被开发成了柏插、水杯、系列套装,是送给长辈最好的礼物。

▲柏树花插、水杯等

“侍女像”,子伴书香

晋祠宋塑侍女泥像,为宋代泥塑的精品之作。在文创产品专区,就能看到以侍女像为模板研发的各种礼物。比如有印有侍女像的文具,书签、纸胶带等等,让你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有佳人相伴。此外,还有手机支架,这也是很多女生的最爱,在手机壳上贴一个复古的支架,也是优雅大方呢。

▲晋祠侍女书签

▲晋祠侍女手机支架

这尊“双面俏佳人”的侍女像还被做成了卡通原型,摆放在家里就是一件精美的装饰,宛若把晋祠的珍宝留在了自己的家中。

“晋祠铁人”,守护

▲晋祠铁人开瓶器

晋祠铁人,就是在金人台上的四位铁铸武士。他们身披铠甲,十分英武,而这四尊铁人也被喻为“第一美男子”。以晋祠铁人为创作蓝本,开发了树脂摆件、钥匙扣、开瓶器,因为铁人代表力量,他们守护平安,所以这些文创礼物,也代表了一份美好的寓意。

“圣母殿”,古建筑与饰品完美结合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大殿前檐的八根廊柱上,各饰一条木雕盘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在“晋祠礼物”中,以此为主题的文创品有饰品、丝巾、巾、冰袖等等,盘龙既可以作为饰品和丝巾当中的装饰品,也可以作为书签、马克杯上的耀眼的图案,而圣母殿的造型也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色彩,印制在丝巾上,很有特色。

▲“木雕盘龙”主题的胸针

▲“龙兴之地”马克杯

此外,以圣母殿为设计主题,还开发出了“榫卯玩具”,让人们越发了解中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

晋祠博物馆

晋,是山西简称,

源于西周时期晋国分封于此,

晋国初期势力范围

以山西南部的、为核心,

随着文公称霸领土扩张,

不仅覆盖山西全省,

同时的部分地区

也在晋国统辖范围内。

晋祠,

是纪念供奉晋国的开国领袖唐叔虞的祠堂,

他有别于宗教寺观,

形成了独特的民间崇拜,

历代帝王对于晋祠多有重建修缮,

才形成了如今看到的大型建筑群,

集园林、古树名木、碑刻、建筑于一体,

其价值不可估量。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文博达人闫鑫,

从晋祠出发,

品味晋祠的千古风韵。

▲山西文博达人闫鑫

1、水善为神

晋祠原是供奉唐叔虞的祠堂,随着后世重建,晋祠主神易位成为了一方水神,而主神也由唐叔虞变为了显灵沼济圣母。这种易位移神的现象在古代也是极为罕见的,当然,在北方干旱缺水的地区绝大多数的神职都赋予了降雨解旱的神性,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现象。

晋祠(圣母崇拜)—太原(窦犨崇拜)—(狐突崇拜)—(狐突崇拜)—源神庙(水神崇拜)—(水神崇拜)—(明应王崇拜)—台跆庙(水神崇拜)

2、晋地桥梁

著名的古建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在晋祠考察,对晋祠中轴线的三座主要建筑做了详尽的测绘,其中沟通献殿与圣母殿的十字形桥梁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梁先生在笔记中这样描述:在建筑史上,这“飞梁”是我们现在所知的孤例,在古画中偶见,实物仅此一处,给予了这座独一无二的十字桥高度评价。

太原市晋祠鱼沼飞梁(全国唯一的十字形古桥)—的桥(明代桥)—铁梁桥(元代拱桥)—(金代拱桥)—市青莲桥(明代石拱桥)—平(明代砖石混构桥)—通惠桥(清代梁桥)

3、石刻惊天

晋祠是国内少有的集碑刻古树建筑于一体的古建筑群,碑刻中尤以武则天时期《花严石经》、李世民御笔《晋祠铭并序》、杨二酉《柏房记》三大石刻最为出名。纵观三晋大地,名碑名帖更是遍布全省,而晋祠则是集大成者。

太原市晋祠(三大石刻)—太原市纯阳宫(石刻长廊)—太原市(宝贤堂古法帖)—太原市儿童(崇德庐帖)—太原市公园(傅山书法帖)—区李光颜碑(唐代楷书)—郭君碑(唐代名碑)—县大唐庆唐观纪圣铭(李隆基御笔)—龙兴寺(唐代篆书代表)—姚公神道碑(元代书法代表)—后土庙《二圣配巧铭》(楷书,宋真宗赵恒御笔)—城隍庙王颜碑(唐代书法精品)—司马温公祠《忠清粹德碑》(苏轼亲笔书法)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国俊 孙轶琼 南

杨敬

博物馆外景| 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立明 胡续光

海报及地图设计|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王辰翔 赵曼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音频|卢文雨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实习生 权娇阳

策划 审核|吕国俊

中国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