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金融市场“脱媒”现象

博客 科普 2024-05-01 19:08:02 17 1

一、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会消失吗首先你要了解银行收入来源:以2015年全年,16家上市银行为例,银行净利润的核心驱动因素是生息资产规模、净利差(传统经纪业务)和不良率(风险成

详情

金融脱媒-金融市场“脱媒”现象

发布时间:2022-07-12 12:08:40   浏览:118次   收藏:4次   评论:0条

一、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会消失吗

首先你要了解银行收入来源:以2015年全年,16家银行为例,银行净利润的核心驱动因素是生息资产规模、净利差(传统经纪业务)和不良率(风险成本)。
其他因素还包括管理费用、手续费收入和所得税。
其中:利息差净收入占比72%(表内),手续费和收入占比22%(表外),合计95%左右。
支出中,管理费占营业支出的50%左右,资产减值损失(贬值)占比32%左右。
因此:净利润占比约为营业收入的39%左右。
而市场化对和金融脱媒(以前可以开展通道业务,现在都要“穿透”了)对小银行:表外业务减少,利润下降。
对于大银行:利息差占比72%,而成本较贵,竞争不过小银行。
所以利率市场化对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利润有很大影响,因此鼓励金融创新,多开展如:资管业务、代销代理业务等,同时利率市场下,利率下行,经济低迷,还需特别提防不良资产率上升的风险。
望采纳,谢谢!



二、金融市场“脱媒”现象

所谓金融“脱媒”(dis-intermediation),指的是在金融业实行分业管理和分业经营的制度背景下,资金盈余者(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投资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
在实践中,导致脱媒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居民在信贷管制、利率管制、外汇管制或因物价导致存款资产出现负收益的环境下,为寻求更高的回报率和更为多样化的资产形式,脱离银行等受到管制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并持有股票、债券、保险、基金等直接证券。
其二,企业为寻求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脱离银行等受到较强管制且融资成本较高的金融机构,直接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和融资票据等直接证券来筹措资金。
其三,各类理财机构,包括各类基金,以及银行、保险、证券机构的理财部门,顺应居民和企业的上述需求,通过金融创新,在传统的直接证券和间接证券的基础上,开发出多种形式可交易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从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吸引资金。
显然,脱媒是资金盈余者(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投资者)为争取融资便利和更高金融收益所作的自主选择,而各类金融市场的开发和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无疑加速了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系统的内部竞争将不断加强,金融效率可望不断提高。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脱媒现象曾发生过多次。
只不过,过去人们一直用“资金体外循环”来概括这一现象。
这里的“体”,指的就是“银行体系”。
这种变化对我国的金融运行和宏观调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微观上,它压缩了银行传统的收入来源;
在宏观上,它使得调控当局欲通过管住“信贷闸门”来抑制高投资的政策意图失去了得以实施的基础。



三、金融脱媒”现象是指什么?

随着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创造,特别是随着资本需求的超强劲增长,使证券市场的功能日趋凸现,而银行的媒介作用则趋于萎缩,利润下降,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业务难以维持生存的状况,这就是脱媒.一般来说,银行"脱媒"是指在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通过银行。
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近些年来,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
银行"脱媒"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放松管制和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我国货币调控、银行监管及银行业务开展等,带来一系列挑战。



四、什么是金融脱媒,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媒”就是指媒介。
“脱媒”一般是指在进行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
通俗的讲脱媒就是没有中间人。
而“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
目前,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银行业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影响简单通俗的讲有两个吧,1,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手段,是融资更加活跃;
2,就是企业对银行依赖程度下降,对银行产生一定压力。



五、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会消失吗

所谓金融“脱媒”(dis-intermediation),指的是在金融业实行分业管理和分业经营的制度背景下,资金盈余者(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投资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
在实践中,导致脱媒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居民在信贷管制、利率管制、外汇管制或因物价上涨导致存款资产出现负收益的环境下,为寻求更高的回报率和更为多样化的资产形式,脱离银行等受到管制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并持有股票、债券、保险、基金等直接证券。
其二,企业为寻求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脱离银行等受到较强管制且融资成本较高的金融机构,直接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和融资票据等直接证券来筹措资金。
其三,各类理财机构,包括各类基金,以及银行、保险、证券机构的理财部门,顺应居民和企业的上述需求,通过金融创新,在传统的直接证券和间接证券的基础上,开发出多种形式可交易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从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吸引资金。
显然,脱媒是资金盈余者(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投资者)为争取融资便利和更高金融收益所作的自主选择,而各类金融市场的开发和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无疑加速了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系统的内部竞争将不断加强,金融效率可望不断提高。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脱媒现象曾发生过多次。
只不过,过去人们一直用“资金体外循环”来概括这一现象。
这里的“体”,指的就是“银行体系”。
这种变化对我国的金融运行和宏观调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微观上,它压缩了银行传统的收入来源;
在宏观上,它使得调控当局欲通过管住“信贷闸门”来抑制高投资的政策意图失去了得以实施的基础。



金融脱媒金融市场“脱媒”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