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太守知不知,宣城太守知不知,出自醉吟居士白居易笔下,本是讽刺官员不顾百姓生死,不遗余力地讨好皇帝。没想到却被现代人玩坏了,成了一句万能诗句,对起天文、地理、时事、情感等,丝毫不费力气。青天有月来几时,宣城太守知不知——天文日暮乡关何处是,宣城太守知不知
详情
宣城太守知不知,出自醉吟居士白居易笔下,本是讽刺官员不顾百姓生死,不遗余力地讨好皇帝。没想到却被现代人玩坏了,成了一句万能诗句,对起天文、地理、时事、情感等,丝毫不费力气。
青天有月来几时,宣城太守知不知——天文
日暮乡关何处是,宣城太守知不知——地理
王师北定中原日,宣城太守知不知——时事
不知江月待何人,宣城太守知不知——情感
然而,除了白居易笔下这位只懂钻营不知姓名的太守,早在唐朝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宣城还是出过几位名人的,诸如范晔,诸如谢朓,史册均有记载。
01 史学名家范晔
范晔,出身氏族名门,自小就酷爱读书。文章写得好,一部《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还多才多艺,弹得一手好琵琶,书法也不差。说来可以算是人生赢家了,偏偏是个心思单纯的孤傲狂人。
其一,不曲意逢迎
范晔琵琶弹得好,创作才能一流,时常有新曲。好奇的皇帝想听听,多番暗示范晔,他却装傻充愣,一副听不懂的样子,就是不给他弹。可以想见,皇帝当时内心肯定是万马奔腾。
后来有一次,皇帝大宴群臣,借机要听范晔弹琵琶,明明白白地对范晔说:“朕要唱歌,你丫给我弹琴。”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范晔知道这次不能再装傻,只得乖乖奉旨伴奏。结果皇帝一首歌刚唱完,可能尾音还没结束,范晔马上就不弹了,还摆出一副苦瓜脸。好在皇帝爱才,也就容许他放肆了。
其二,不暗藏心思
尽管范晔面对皇帝傲气十足,可他对待同事还是很真诚的。当时范晔有位叫沈演之同事,两人合作一个项目,范晔上班早到时,总要等这位同事到了才进公司。但这位同事却很不够意思,并没有养成等人的习惯,范晔以诚待人,却没有得到同等的待遇,心里颇为不忿。
于是,自恃才华横溢的范晔,公然发朋友圈骂人家笨蛋,还艾特了当事人。从此被同事嫉恨。
其三,容易被捧杀
自傲的人,反而最容易被捧杀,只要路子找对了,攻克一个人根本不在话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里面的元嘉,正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刘义隆有个弟弟,彭城王刘义康,把持朝政多年,权势越来越大,被宋文帝猜忌。于是宋文帝找了个借口,就罢了刘义康的职务。
刘义康手下有个人,叫孔熙先,他的父亲,曾受过刘义康的恩惠。孔熙先知恩图报,在刘义康被贬后,很是替他不平,就开始联络朝臣,要造宋文帝的反。首先入了孔熙先法眼的,就是当时管着禁军的那个男人,范晔。
话说孔熙先虽然没什么名气,却很懂人的心思,只用了一招,就搞定了范晔,这一招,叫做捧杀。
范晔是刘义康老下属,出任宣城太守,还是拜刘义康所赐。当初刘义康母亲去世,下葬当晚,正是伤心时刻,范晔竟然聚众饮酒,还打开窗户,借着挽乐助酒兴。
这种行为,搁现在看来,简直堪比坟头蹦迪,是个人都会生气。刘义康不止是个人,还是个厉害的人,所以一怒之下,就把范晔贬去了宣城。
被贬到宣城的范晔,想着当初那些快活日子一去不返,心情很抑郁。为了缓解这种情绪,他决定要干些什么,灵光一现之后,一件大事便开始了,之后便有了《后汉书》。
孔熙先要拉范晔入伙,奈何二人并不相熟,于是他先找了范晔的外甥,再一步步接近范晔。认识范晔以后,使劲拍马屁,还投其所好,拉范晔赌博,故意输钱给他。偏偏范晔是个贪财的家伙,一来二去,就轻易就上钩了。就在此时,孔熙先露出真面目,给范晔绘声绘色的讲解造反的好处,问范晔要不要一起干。
然而,任你说的天花乱坠,造反毕竟是掉脑袋的事情,范晔不是个傻子,自然不会同意。孔熙先又用上了激将法,还拉上当初贬谪范晔的刘义康,让他真诚道了个歉。范晔虽然脑子好使,却是个自负又好面子的人,一激之下,脑子一热,就不那么好使了,就这样入了伙。
造反的结果,自然是失败,因为造反以后,宋文帝活得好好的,范晔却被抓了起来。
一个聪明人,在一连串的马屁之下,终于迷失了自己,还丢掉了性命。
02 山水诗人谢朓
谢朓,同样出身高门士族,自幼好学,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
梁武帝说: 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
杜甫说:谢眺每诗篇堪诵;
李白说: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后人对谢朓诗歌评价如此之高,足以说明谢朓的成就。尤其是李白,一向自称仙人,狂得没边,却唯独对谢朓钦佩不已,诗中每每提到。
如果说,宣城是范晔的放逐之地;对谢朓来说,宣城就是放飞自我的绝妙地方。
因为家世显赫,才华出众,谢朓先后受到南齐多位王室成员的青睐。然而当年在京城,萧家的同室操戈是家常便饭,当真是惊心动魄,而这一切,落在谢朓的眼中,都化成了恐惧,滴滴渗入心头。出任宣城,远离京城的动荡,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解放。
谢朓的舅公范晔,在宣城之任上,写出了《后汉书》。六十年后,在同一个地方,谢朓书下了毕生中绝大多数佳作,成了山水诗人的代表。宋代苏轼给王维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然而最早达到这一成就的,应该是谢朓才对。
谢朓虽然诗写得很好,当的起后人的评价,他在某些事情上暴露出来的人品问题,却始终是个迷。
告发岳父
谢朓岳父王敬则,是上一朝皇帝的重臣,遭这一朝皇帝猜疑,每天活得战战兢兢,好像头顶悬了把利剑,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掉下来。受不了这种日子的王敬则,心一横,决定造反。要造反,必须要有合伙人,王敬则盯上的,就是自己的女婿谢朓。
这种事情贵在机密,王敬则想,从自家亲戚开始,总不至于泄露消息吧?于是,觉得万无一失的王敬则,派自己儿子去拉拢谢朓。可是王敬则想错了,胆小怕事的谢朓,怕牵连到自己,竟然大义灭亲,捆了小舅子,飞速向皇帝举报,王敬则被团灭。
王敬则死了,谢朓却因举报有功升职了。谢朓这种出卖自己人的行为,不管出于各种原因,都是很让人不齿的。他的妻子也是这么想的,于是跟谢朓反目成仇,随时准备捅死谢朓。
死于“谋反”
范晔死于真正的谋反,而谢朓却死于不肯谋反。从宣城逍遥两年后,谢朓又回到了京城,而京城的风云变幻依旧。只是这次,赶上老皇帝死了,新帝荒淫无道,大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底下人就想谋反,好取而代之。
人怕出名猪怕壮,造反需要人手,而谢朓正是那个出名的人。只是他怀着对老皇帝的感恩,又从心底惧怕这种争斗,坚决拒绝了加入谋反团队的提议。
谋反这种事,本来就贵在机密。谢朓拒绝了别人以后,没有嗅到危险的气味,不仅没做到守口如瓶,还反手卖了人家的谋反计划。要知道,谢朓在出卖别人这方面,是有前科的,他岳父的例子就在眼前。
所以在谋反的人看来,谢朓是留不得了,一定要除之而后快。加上当初谢朓得意时,仗着自身的才华,很是孤傲,得罪过不少人。当这些人登上高位,又觉得谢朓碍眼时,下手就毫不留情了。一位不愿意参与谋反的人,最终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
如果可以重来的话,谢朓一定会选择终老宣城,远离京城乱象,起码宣城是个绝佳的避世之所,也是谢朓真正爱过的地方。
推荐 : #tag #tag #tag
导师和老师的区别(研究生导师和老师的区别) 导师跟研究生的关系
宁津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宁津县公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