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博客 常识 2023-04-10 18:56:01 18 1

释迦牟尼的故事,拈花一笑又称为拈花微笑,是佛教的一桩公案,当时佛陀手拈花,大迦叶微笑,佛祖与大迦叶以心传心延法,禅宗至此开宗立派,大迦叶也因此成为禅宗第一代宗师,至达摩为二十八宗师,达摩为汉传禅宗第

详情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拈花一笑又称为拈花微笑,是佛教的一桩公案,当时佛陀手拈花,大迦叶微笑,佛祖与大迦叶以心传心延法,禅宗至此开宗立派,大迦叶也因此成为禅宗第一代宗师,至达摩为二十八宗师,达摩为汉传禅宗第一代宗师。

要说起拈花微笑这个典故,是一个饶有兴致的趣事,我们不惜篇幅地娓娓道来。

这个公案来自于存疑伪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注意,佛经就是佛经,为何贯以存疑伪经,很显然,怀疑这个经典是伪造的。那如何判断一部佛经人真伪呢,打个比方,我们平常在文件、证件或者票据上加盖印章表明经审查合规或合法,在佛教也有类似的做法,判定一部佛经的真伪也使用加盖印章的方法,不过不存在实体的印章,只是存在这个印章的判定标准,即三法印或者四法印判定,三法印的标准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果加上“有漏皆苦”,则为四法印,对《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判定,不管如何对照三法印或四法印都有诸多疑问之处,故列为存疑伪经。最明显的就是大藏经到目前尚没有收录。到于为何没有收录还有另一则传说,宋代云门宗僧重显(后称雪窦禅师)的《颂古百则》中有“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一句,惹怒了宋神宗,说诽谤圣皇不得入藏。

其实对佛经我们真的没办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因为古印度没有历史,更没有纪年,经典的时间混乱不堪。所以其真伪也就到此为止。下面我们不妨先看一下此经中关于拈花微笑的故事梗概了。

一、序言部分-佛陀还众生实地东游考察

佛陀在大灵鹫山说法,参加大会的有八万大比丘、八万菩萨。还有无数凡人、天人、海龙王、夜叉王、阿修罗王、神仙,这里边还包括阿阇世王(北印度摩揭陀国王)、波斯耨王(中印度憍萨罗国王)、宰官(政府官员)波罗门(学者)。地狱的焰口饿鬼、金色师子(畜生界的王)、六牙象王(菩萨、玉皇大帝等的坐骑)、非人(精灵),总而言之,三界的各种众生都包罗进去了。在八万大比丘中,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摩诃目健连、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三位尊者为上首,八万菩萨以观世音、阿逸陀、行愿普贤、文殊师利四位菩萨为上首。所有的参加法会的众生各自礼敬佛陀完毕后,退后安坐在一旁开始听佛陀说法。

佛陀与多宝佛一起进入灵塔下,众生围绕二佛,从印度飞往东方行程十万里,来到现在的中国的五台山,也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就开始介绍了,说这个国家以后要兴盛佛法,如何兴盛的呢?兴盛分为三段,在说兴盛之前,先把三界简明说一下,三界分为欲界(有6天)、色界(18天)、无色界(4天),其中色界的四禅十八天,每一层天的天主称为‘梵天王'。初禅有三层天,自下而上依次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依次是‘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依次是‘少净天、无量光天、遍净天';四禅九天,依次是‘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当时观世音菩萨化作三禅天的少净天梵王,从其宫殿下生到人间的王宫,形象为龙身,为人间演说了八卦五行学说之后,就隐没归还天上,归天后为东方青帝,主管春天。这就是我们距现在7000年前的伏羲氏。

然后,观世音菩萨化作初禅天的第二层梵辅天王,从其宫殿下生人间王宫,形像为牛头人身,为世人演说医草百药和治疗方法等,之后就隐没归还到天上,主管夏天,这就是距今6000年的炎帝,号称神农氏。

再后,菩萨又化身为帝释天的天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玉皇大帝,这个地位相比于上面的色界中的诸天要低的多,因为属于三界之中的欲界,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叫忉利天,帝释天居于忉利天中央的善见城,周围四方各有八个城属于其统辖,共三十三城又叫做三十三天,其实是在同一平面。这样观音菩萨从帝释天的天宫下生到人间王宫,以厚德载物的人品,为世人演说人伦道德和五伦身法,说完此法后就从地隐没归还天上,主管大地。这就是距今5000年的皇黄帝轩辕氏。

从这里不难看出,是不是像个神话,无论十万里,还是5000,6000,7000的说法是不是有点乱,关于主管春天,夏天和天地等,我们在《山海经》中就能找到记述,三山经中讲到五个天帝,东方青帝,司春之神,五行属木;南方赤帝,司夏之神,五行属火;北方黑帝,司冬之神,五行属水;西方白帝,司秋之神,五行属金;中央黄帝,中央之神,五行属土。

若此经晚于三海经,则是否从三海经抄入则就无从知晓了。若此经早于三海经,也就无从考查了。不扯了接正文。

伏羲氏、神农氏和皇帝是中国古代的三大贤圣,按这个经的说法,皆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化现而来,因为中国与观音有缘份,当到末法时代,众佛说的佛法会因缘尽而灭,但观音所传的三皇之法永远不会灭亡,意思是中化文明是佛法的另一种化现。你看把佛法的地位抬的很高,我们只是讲个故事,不去探讨这个鸡与蛋的问题。

佛祖说完之后,三王出来说,顶礼佛祖后说,佛说的是这样的。

之后,佛陀又从座上起来,带着三王和大众,又向东习了万里,到了海中有一国土上,这个国叫“大日发”,说以前观世音化作色界的第十天的梵天王时(就是四禅天的福生天),宇宙没形成之时,告诉初禅天的梵众天王,你去创造欲界6天和天地,这样一看,《圣经》“创世纪”的事就是这个事,西方的上帝就是梵众天王了。

观世音菩萨吩咐完后,自己又化成梵众天王去完成了创世纪的事了,可见亲力亲为,创造海中之国和山河草木。之后,有个天女收妙辩财,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也来到人间作王女,于是就有了太阳和月亮,其民众无数,这个国家中有观音像。说到了末法时代,众佛的佛法因缘尽而灭时,只有观音的正法以其他善巧的方式永远存在。

这个大日发,有人说是日本,但大多认为是美州,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就是观音像的遗迹。

佛陀说完了这话,天女妙辩财现身,顶礼佛足后说,佛祖说的这个事是这样的。

然后佛陀又从座中起来,带领天女和大众又向东飞,到了海上很多国土,说这些国家的众生,其根性和畜生相近,虽然我的佛法流经此地,但没人悟道,也只是结个佛缘而已。佛陀所说的这些地方,估计是指那些落后的其他大州了。

佛陀带领众生把地球考察了一周后,飞加到原来的灵鹫山,然后敷座而坐,告诉众生说,我不久就要走啦(涅槃),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随便问。

这时大众都默不作声,等待佛祖升座说法。可是佛祖却不显示神通之相,而显示了诸多妙相,如:成就妙大方广佛心真如莲华、成就无数亿劫前受用法身、成就佛佛能尽究竟诸法实相、成就华严阿含方等般若一体的实相.....又开示了凡夫心中原有的佛心和凡夫成就佛的大妙法。

为什么要显示这些妙相呢,并且也不升座说法?这就为以心传心打下伏笔了。

二、佛陀开始以心传心-说心法

这时候主管娑婆世界的初禅天大梵王,名叫方广的出来了,注意这里所说的主管娑婆世界是指它管辖的那个初禅三天,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娑婆世界。他以三千大千世界为根,生化出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退下来作礼对佛祖说,你成佛五十年来,用各种佛法渡众生,如果还有什和没有说的最上等大法,请为我们开示,说完后,自己化作法座,覆盖庄严的天衣,恳请佛祖就座说法。

这时佛祖就座后,只拈花而不言语,大会中众人不解何意,面面相觑,此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祖拈华示众,以传达佛法。加上之前佛祖所示现的种种妙相,豁然开朗破颜微笑起来。佛祖见此情景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属摩诃迦叶。”。

就是说我把凡夫成佛的第一真谛传给大迦叶了。说完后再不言语了。

尊者摩诃迦叶从座位上起来,礼敬佛陀之后,对大众做了总结,说我回忆起过去无量劫中的事,无论是跟从燃灯佛修行,还是在跟你佛陀处修成阿罗汉。以后听闻了各种大乘佛法进入菩萨道,一直到修行向成佛接近,这种智慧从何里生出来的?其实凡夫这颗心和诸佛的佛心都是一样的,凡夫若能看到此佛心即成佛道。所以这颗心并不在言传和文字当中,只在自己的心中,只能自悟。

佛陀说,大迦叶啊,你说的对啊,七佛所传的佛法都是像法,他们的弟子传承的也是像法,我涅槃后,佛法大法藏的传法责任从今天开始就交给你了。今天我传你这个法是以心传心的心法,你要负起寻找心法的传人,不要令这个心法断绝了。说完后离开法座回到原来的座位。

这就是拈花微笔的典故由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佛法有了透彻的理解以心会心,二是彼此默契心意相通。所谓的以心印心。

“拈花一笑”的典故在佛家中广为流传,同时在民间也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传法佳话。

典故出处:

出处一:宋朝的禅宗史书《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图-《五灯会元》)

世尊指的是大家熟知的释迦牟尼佛,而摩诃迦叶则被中国禅宗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可见其佛法修为之高。

这个典故说的便是: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为了要让天下众生获得佛法奥妙,特意率众人请了释迦牟尼佛来说法,并把一朵金色的波罗花献给了佛陀,以表诚意。佛陀答应了大梵天王的请求,高升法座,却意态安详,当场一句话也不说,手里只是拿着这朵金色波罗花朝大家看看。现场众人也都静默不语,因不理解佛陀这笑而不语之意,只得面面相觑。然而座下弟子摩诃迦叶,此时却心领神会般地微笑示意。

于是,佛陀说:“我有朗照宇宙真相、领悟世间万理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这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的本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精妙的佛法也不能用语言文字来描述与传授,自然不能依赖佛经,而只能靠自身感悟来体会这佛理了。现在我要把这个法门传给摩诃迦叶。”

“拈花一笑”的故事自此流传开来。同时,佛陀还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了摩诃迦叶,这也就是历代禅宗继承人接过祖师这个头衔的时候,便会举行的“衣钵真传”的仪式。直到六祖惠能为了避免无端的争夺,才把传授衣钵的仪式免去。

(图-齐白石·拈花一笑)

出处二: 明代僧费隐通容著《祖庭钳锤录》附《宗门杂录》:“王荆公语佛慧泉禅师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谓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夷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迦叶。'”

这就是佛教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个公案。

后来人们也就用“拈花一笑”来表示彻悟禅理、心心相印,会心之意。典故中佛陀拈花,是他的心在作用;而摩诃迦叶的微笑,也是心在作用;微笑着的心与拈花的心,两者是平等的,无二无别,也是心意相通的。因此当摩诃迦叶微笑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藉此印证,并将精妙的佛法传法给了摩诃迦叶。自此,不立文字不靠言语的禅宗心法也就流传于世了。

(图-明 吳彬 畫楞嚴廿五圓通佛像·达摩祖师)

典故寓意:

佛法本身所讲究的“无相”也正是佛法中“拈花一笑”的默契依托。作为禅宗重要典籍及民间佛教的重要经书,《金刚经》中说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禅宗讲究修心之法,而不以心取相,所以佛陀说所有一切诸相都不是真实的实相。所谓以心传心,以心悟性,进而通透彻悟世间妙法,得道圆满。《华严经》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即是讲处处有佛,只要明心见性,自能体悟真知。

因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拈花一笑”比喻心心相印,彼此不明说便知了对方心意,表示一种默契的心境,一切自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清代李渔《奈何天·巧怖》:“伊为新至我,我是旧来伊。拈花一笑,心是口,不劳诠谛。羡只羡你这乖菩萨,巧阿弥,降魔秘诀授凭谁?”取的便是此意。

“拈花一笑”的典故流传至今,也在后人之中有了更广泛普适的用意。在“心态”这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体悟。佛陀在高升法座讲授佛法时,靠的不是“苦口婆心”的言传或是身教,而是心态上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传递与影响。佛陀传授的是一种无言的心态,一种静谧、安详、了然于心的意念,这种意念包罗万象,世间真理尽在无言的奥妙之中。而这些,不是言语文字所能传达的,在自身对佛法有了精妙的理解与透悟之后,也便有了纯净无染、怡然自得、无欲无贪、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也无可动摇的信念与心境。这也是佛家所说的“真如妙心”、意会神通。

(图-清 丁云鹏 释伽牟尼图-局部)

“拈花一笑”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平静祥和、坦然旷达的心态。有了这样通透的心态,人的境界自然也高了。不再为世间琐事纷扰,不被凡尘俗念困顿,内心自可空灵透彻。

所以,当我们遭遇生活的坎坷时,也可想一想这“拈花一笑”的故事。同样是修炼佛法之人,为什么当众人面面相觑时,只有摩诃迦叶会心一笑呢?这一笑,是对释迦牟尼佛的理解与会意,也是对佛法的领悟。这一笑,也是对佛家坦然自若、无欲无贪之境界的领悟。若是我们都对朗朗乾坤的宇宙万象、世间万物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自然不会再纠结于眼下一城一池的得与失、荣与辱了。

眼前的坎坷入不了内心的法门。所有事物都有一个过程,如果现在的情况不是好的模样,那也不用担心,因为眼下的不如意,只不过是这过程还没走到结束而已,终归是要结束的。我们心里领悟到这一层了,行动上也就不会惶惶不安了,内心的宁静与泰然胜过生活中所有“有形的收获”。若是内心一直困顿、焦虑,那人也自然难以静下心来与自己对话、与世间真理对话了,人也就要错过一些明了自身、看清自心的机会。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佛为什么会无欲无求、不悲不喜?因为佛已经升华升道了,看淡也看清了人与世。我们普通人或许穷了这一生也难以达到佛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将佛的心态与心境延展到自己身上。领会到“拈花一笑”之意,其实也是沾到了一丝佛法的门道吧。

欢迎关注长夏

佛祖有两个大弟子:摩柯迦叶(头陀第一)和阿难陀(多闻第一),摩柯迦叶专修苦行,修无执著苦行,阿难陀是世尊侄子,侍从佛祖多年,博闻强记,后世的大部分经文都是凭阿难陀的记忆而口述的,故称为“多闻”。

有人恳请释迦牟尼说法,献上了世上难得一见的极品之花,然而,花无百日红,花在枝头都不能红百日,离开了枝头只会加速凋谢。因为恳请佛祖说法,人们采集了鲜花,对于花来说,这就是无常,无常缘于空。佛祖一言不发,拿起鲜花展示给众人,听者惊呆了,佛祖不讲经,却在那里赏花,这时只有迦叶尊者(阿难陀)开颜微笑,迦叶尊者在笑什么呢?

迦叶尊者在赏花,他认为花好看,这与世尊心心相印;

迦叶尊者没有赏花,他在欣赏佛祖拈花的这一举动,“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这也不错啊!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珍惜美好的人、物、事和时光,活在当下,欣赏或者享受当前的美好的人、事、物也是一种修行。

还有一个故事,是一禅小和尚分享的,特意记下来的:新买的鞋子蹭到一点灰,都会认真擦掉,后来时间长了,即使被人踩了一脚,也懒得低头看一下。感情也是一样,起初你皱一下眉,他都会心疼,后来你哭的再伤心,他都无动于衷。人啊,总是学不会珍惜拥有的,其实所谓的新鲜感,不是和未知的人做重复的事,而是和同一个人,一起去体验未知的人生。

拈花一笑的典故是什么

拈花一笑是一个成语

也是佛教的故事

禅宗以心传心的两个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有所悟、心意相同、心意所知!

典故:

某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宴请佛祖释迦牟尼做法事。大梵天王允诺臣民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事毕之后大家退回原处。

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用睿智的眼光端详,沉默不语。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思想,也面面相觑不语,唯有摩柯迦叶一人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物简史和让万物起死回生的精深佛法,可以拯救苍生和世界,其中奥妙难以言说。我不著书立说,以心传心,现在传给摩柯迦叶拯救天下苍生。”佛再说: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予迦叶完成使命!

这就是禅宗的拈花一笑的典故!

楼主你好

首先感谢邀请!下面我来说说这个典故!

佛祖有两个小弟:一个叫摩柯迦叶(后文用小叶称呼)一个叫阿难陀(后文用小阿称呼),小叶呢就是个苦行僧,小阿是世尊侄子,也就是个富二代,所以一开始就能侍候佛祖,记忆超级强,过目不忘,后来人就叫他“多闻”。

有一天来了个人(能见佛祖应该也是个能人)。就问佛祖:花长在树上很鲜艳美丽而且能活得长久,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摘採下来,让它不一会就枯萎了。佛祖啥话不说,拿起鲜花展示给众人,这些和尚都惊呆了,佛祖竟然不讲经文了,却在那里赏花,这时候小叶就突然开怀大笑起来(估计觉得这花和和尚并不相配),小叶和尚在笑什么呢?

1.小叶看到老大在赏花,他也赏花,花好看,这与老大心心相印;

2.看到这和尚赏花很突兀被逗笑

3.小叶没有赏花,他在欣赏佛祖拈花的这一举动,“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这也不错啊!

总之不管怎么样他都领会了佛祖的意思,至少是佛祖这样认为的,所以也就代表了佛家“传心”。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反正我觉得你懂了你就懂了,就可以得到升仙了!

这样的解释希望楼主能喜欢明白!

解: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佛祖拈→花,迦叶→叶→→→花配叶

花→(传)→心,叶→(承)→口→→→心口如一

问题:迦字还有加→多了口(人)

佛祖:拈花→占化→化解。→迦叶自己化解。

经典:笑→迦。?(头)化辶(底)。夭化加。

意化:笑→头高了就微夭折一点。

迦→底下低了就微加高一点。

花+叶→生态平衡。心口如一→人心态平衡。

迦叶微笑→没心花怒放,化解了(品)头(论)足,没成笑话的场景(底下人口多)。

最着重:拈→占→古人心=估(叶配人)。

不要高估了自己,也不要低估了别人。不能只看花。

迦叶一微笑,传形,传意,传心,传自然。传承佛祖一心。

一笑二传承→笑口常开→更能再化解传承之道→弥勒佛(未来佛)。

中国佛论,中国字(自)解,中国自然生态平衡化解。中国微笑化解。这才是佛祖的大智慧。还原自然,过程是精髓→普渡众生。最真诚的见性见佛。

?

拈花一笑本源自灵山法会上佛祖拈花示众,唯迦叶一人会心微笑。相传佛陀在世时,曾经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他们以心印心,两相契合。这也是禅的最初传承。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从,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五灯会元》卷一)

释义:佛在灵山法会上,突然停止宣讲,顺手拿起一枝金菠萝花,似乎要给大家看。当时在座众人均不知是何意,一个个默不作声,只有迦叶尊者脸上忽然露出会心的微笑。佛于是说道:“我有清静法眼,涅槃妙心,能够明见实相无相,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当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首先传给摩诃迦叶。”

(注:《五灯会元》是禅宗史书,共20卷。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2),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

关于这个典故,有这么一句话雁影很是喜欢:

“佛祖拈起了花,也非花也非佛,只是虚空中绽开的笑颜;迦叶情不自禁以微笑回应,哪里又是迦叶?一刹那,心心叠印,性性相通。”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阿弥陀佛

表达一种气定神闲,淡然豁达的状态

释迦牟尼的故事